
(1)水溫
水溫對汙水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及生物性質有直接影響,所以水溫是汙水水質的重要物理性質指標之一。我國幅員遼闊,但根據統計資料表明,各地生活汙水的年平均溫度差別不大,均在10~20°C之間。生產廢水的水溫與生產工藝有關,變化很大。故城市汙水的水溫,與排人城市汙水管道系統的生產廢水性質、所占比例有關。汙水的水溫過低(如低于5°C)或過高(如高于40°C)都會影響汙水生物處理的效果。
(2)色度
色度是指含在水中的溶解性物質或膠狀物質所呈現的淡黃色乃至黃褐色的程度。水的色度是對天然水或處理後的各種水進行顔色定量測定時的指標。天然水經常顯示出淺黃、淺褐或黃綠等不同的顔色。產生顔色的原因是由于溶于水的腐殖質、有機物或無機物質所造成的。另外,當水體受到工業廢水的汙染時也會呈現不同的顔色。這些顔色分爲真色與表色。真色是由水中溶解性物質引起的,也就是除去水中懸浮物後的顔色。而表色是沒有除去水中懸浮物時產生的顔色。這些顔色的定量程度就是色度。
(3)氣味
生活汙水的臭味主要由有機物腐敗產生的氣體造成。工業廢水的臭味主要由揮發性化合物造成。氣味大致有魚腥臭[胺類CH3NH2,(CH3)3N]、氨臭
①總固體(TS)
TS指單位體積的水樣,在103~105°C蒸發烘幹後,殘留物質的重量。汙水經過濾器過濾後即將TS分成兩部分,被過濾器截留的固體稱爲懸浮固體SS;通過過濾器進入濾液中的固體稱爲溶解性固體DS。
②懸浮物質(SS)與溶解性固體(DS)
懸浮固體SS,也稱懸浮物,是汙水的一項重要指標。懸浮物包括漂于水面的漂浮物,多爲油脂、木屑、果核等;懸于水中的懸浮物如奶、浮化油等,而沉于底部的沉澱物如砂、泥、石、紙、布、食物質等。懸浮物是將汙水過濾,把滯留在過濾材料上的物質,通過103~105°C烘幹、稱重測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