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人工濕地處理汙水可追溯到1903年,建在英國約克郡Earby,被認爲是世界上第一個用于處理汙水的人工濕地,連續運行直到1992年。而人工濕地生態系統在世界各地逐漸受到重視並被運用,還是在20世紀70年代德國學者Kichunth提出根區法(the root-zone-method)理論之後開始的,根區法理論強調高等植物在濕地汙水處理系統中的作用,首先是他們能夠爲其根圍的異養微生物供應氧氣,從而在還原性基質中創造了一種富氧的微環境,微生物在水生植物的根系上生長,他們就與較高的植物建立了共生合作關系,增加廢水中汙染物的降解速度,在遠離根區的地方爲兼氧和厭氧環境,有利于兼氧和厭氧淨化作用,另一方面,水生植物根的生長有利于提高床基質層的水力傳導性能。
相關现有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