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油罐分爲立式斜板除油罐和平流式斜板除油罐,斜板(管)除油是目前常用的高效除油方法之一,它同樣屬于物理法除油範疇。斜板(管)除油的基本原理是“淺層沉澱”,又稱“淺池理論”,設斜管沉澱池池長爲L,池中水平流速爲~顆粒沉速爲在理想狀態下,LIH=vlu0。可見L與z;值不變時,池身越淺,可被去除的
懸浮物顆粒越小。若用水平隔板.將H分成3層,每層層深爲H/3,在〃。與^不變的條件下,只需L/3,就可以將《。的顆粒去除。也即總容積可減少到原來的q#/3。如果池長不變,由于池深爲H/3,則水平流速可增加到3%仍能將沉速爲m。的顆粒除去,也即處理能力提高3倍。同時將沉澱池分成〃層就可以把處理能力提高«倍。這就是20世紀初,哈真(Hazen)提出的淺池理論。爲了讓浮升到斜板(管)上部的油珠便于流動和排除,把這些淺的分離池傾斜一定角度(通常爲45°~60°),超過汙油流動的休止角。這就形成了所謂的斜板(管)除油罐。在理論上,加設斜板不論其角度如何,其去除效率提高的倍數相當于斜板總水平投影面積比不加斜板的水面面積所增加的倍數。當然,實際效果不可能達到理想的倍數,這是因爲存在着斜板的具體布置、進出水流的影響、板間流態的幹擾和積油等因素。但是,由于斜板的存在,增大了濕周,縮小了水力半徑,因而雷諾數(Re)較小,這就創造了層流條件,水流較平穩,同時弗勞德數(Fr)較大,更有利于油水分離,這就是斜板除油所以成爲高效設備的原因。其結構如圖3-24所示。
圖3-24除油罐結構示意
相關现有產品